1990年3月20日的洛杉磯,籠罩著一層雨霧。
躺在病床上的于鳳至對女兒說:「我死后你們就把我葬在比佛利山上早買下的那塊墓地里,千萬記住把我葬在左邊的那個穴位里,將來右邊可以再造一穴,讓兩座墳墓遙遙相對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將來,他百年之后,你們應該把他和我安葬在一起……」
這天,于鳳至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可是如果她泉下有知的話,不知道會不會傷心,因為多年之后,她的遺愿并沒有變成現實,丈夫張學良并沒有和他葬在一起。
于鳳至,這個不平凡的女人,十四歲「小荷初露尖尖角」,十九歲嫁到奉天大帥府,歷經近百年的滄桑,跨越兩個世紀,用她那無比驚人的毅力,在異國他鄉創造了驚世駭俗的人生傳奇,最后竟孤獨終老。
1897年,于鳳至出生在吉林懷德縣,父親于文斗是個商人,後來在鄭家屯開了小型商號「豐聚長」,下雜貨兼絲綢生意。
雖然父親是商人,但是他很重視對于鳳至的教育,所以她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溫良恭儉讓」已經深刻在于鳳至心中,形于身外,她對讀過的書過目不忘,再加上她容貌端莊秀麗,于鳳至成了同輩中的佼佼者。
如果不是父親和張作霖的一番談話,或許于鳳至的一生也不會和張學良扯上關系。
由于于文斗做生意經常遭到土匪騷擾,再加上他喜歡結交一些好漢,1908年的一天,張作霖被奉天總督徐世昌派駐鄭家屯。于文斗聽說后,極力歡迎張作霖住到他的商號「奉聚長」院內。
那時候,大家都叫張作霖「土匪軍隊」,都害怕他,躲避還來不及呢,可是于文斗卻對張作霖非常好,認為他不是尋常之人,將來一定大有作為,所以後來他和張作霖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有一次,張作霖在于家小客廳無意看到于鳳至,覺得這個女孩子不僅美貌而且賢淑,于是心里對于鳳至暗暗稱贊。
一天,于文斗請來比較有名氣的算命先生給家里的孩子算命,當時張作霖也在場。
說到于鳳至的時候,先生兩眼放光,他說于鳳至是百里挑一的「鳳命之姿」,若送進宮里必定是節節高升,稱后方止。
再不濟也必能嫁入豪門,錦衣玉食。
這時,于文斗突然想起來女兒出生前,夫人做的夢:一只五彩斑斕的彩鳳,從天邊飛來,它在村子上頭轉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徑直地飛到了他們于家,一下子落在了門前的那棵梧桐樹上,所以女兒出生后,他給起名「鳳至」。
張作霖本來心里就對于鳳至暗加稱贊,現在一聽說她還是「鳳命之姿」,于是他提議讓于鳳至和自己的兒子聯姻。
于文斗是性情直率之人,再加上他把張作霖看作是生死之交,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兩個孩子的親事。
1914年,17歲的于鳳至和13歲的張學良定了親。
1916年,兩人結婚。
婚禮結束后,張作霖在大帥府擺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宴,于鳳至周旋于各個席間,奉酒倒茶,迎客送客,句句得體,事事妥帖,一時間她成了很多女子羨慕的對象。
婚后沒多久,張作霖就把掌家大權從自己的五夫人手中轉移到了于鳳至手里,于鳳至不負公公的期望,謹慎恪守張作霖的家規,不久,她的行為舉止就讓大帥府上上下下都對她欽佩不已,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她對趙四小姐的安排。
愛情是自私的,愛情里只能有兩個人,起初,她也像大多數女人一樣,對趙一荻的到來充滿了怨恨,恨不得沖到趙四面前,喝令她趕緊遠離張學良,遠離奉天。
可是當她看到懷孕后的趙一荻在這里,除了張學良之外并無親人的時候,她的心軟了,當她知道趙一荻懷孕期間生病時就更加同情她了,甚至想要提著禮物去醫院看望。
此時她的小兒子不幸染上了肺病,作為女人,作為母親,她能設身處地地為趙一荻所想,于是在她生完孩子之后,于鳳至提著高級的乳粉和嬰兒衣物去看望趙一荻,還吩咐廚房給她做下奶的鯽魚湯和小米粥等,拉著手安慰剛生產過的趙一荻,而且她還提出讓趙一荻和孩子都去少帥府生活。
趙一荻看著眼前這個像母親一樣的大姐,瞬間感動得淚流滿面。
于鳳至嫁給張學良后,一直遵循著女子「不參政」的家規。
不過也有一次例外,1929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成了于鳳至嫁進大帥府絕無僅有的一次「參政」。
當時在張學良主張東三省易幟之后,楊宇霆和常蔭槐卻堅決反對他的做法。就在兩人逼迫張學良下台的時候,張學良決定反擊,然而他還是猶豫不決,于是他決定采取擲幣占卜,這時,于鳳至毅然站出來幫助丈夫擲幣,最終張學良擊斃了楊常二人,于鳳至的斷然支持,為張學良在東北政壇上立足做出了貢獻。
之后,為了鞏固丈夫的地位,于鳳至主動出面,開展各種慈善事業,積極帶頭捐款,支持東三省的抗日救亡運動,以穩固東北民心。
1933年,熱河失守,于鳳至帶著孩子們陪同丈夫一起去歐洲考察軍事。
在歐洲將近半年的時間里,她和張學良萌生了讓孩子在國外上學的想法。
最終她決定留在國外照顧孩子們,把丈夫托付給了趙一荻。
1936年,在英國的于鳳至從報紙上看到「西安事變」的消息后,想到丈夫將會失去自由,她嚇到大驚失色,考慮了一番后, 她決定放棄照顧孩子回國陪丈夫一起度過難關。
回國的日子里,她先后陪張學良去了浙江奉化,輾轉江西、安徽、湖南和貴州等地。
由于一路的奔波和精神上受到的折磨,1939年的冬天,于鳳至查出了乳腺 癌。
于鳳至知道自己病了,但是她始終不肯承認這個殘酷的事實。張學良好幾次都想看看她的病情,想讓她出國治療,但她一直不肯。
後來醫生斬釘截鐵地給出了一個答案:她必須出國,不然在這里只能等死。于鳳至害怕了,張學良內心也是焦急萬分,他決定給求助宋美齡,送于鳳至去國外治病。
1940年春天,在張學良寫了多次求助信的情況下,蔣終于同意讓于鳳至去美國治病。
4月25日,于鳳至和女傭蔣媽乘飛機到了美國。在美國友人詹森和莉娜的幫助下,于鳳至住進了醫院。在之后的半年多時間里,于鳳至接受了三次難度較大的手術,最后她的性命保住了。
這次,于鳳至不僅把病治好了,而且還在張學良之前的飛行員白爾的幫助下,和在英國讀書受盡磨難的三個孩子團聚了,這無疑中給患病中的于鳳至帶來了無限快樂。
1945年春天,于鳳至給張學良寫信告訴他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轉,又讓他替自己問趙四小姐好,并隨信寄去了三個孩子的照片。
1951年春天,于鳳至出院了。為了適應美國的生活,她請了老師教自己英文,再加上三個孩子都在有名氣的大學里讀書,出院不久后,于鳳至的經濟狀況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壓力,1952年的6月,于鳳至去倫敦求助了伊雅格。
伊雅格和張學良早在1923年就認識了,他當時是在張作霖麾下的京奉鐵路局任稽查官,由于比較喜歡打網球,後來和張學良成了好朋友。
于鳳至和伊雅格見面后寒暄了一番,還沒等她開口「借錢」,伊雅格就知道她遇到了困難,說「夫人,不管您現在有沒有遇到困難,我都要支付一筆錢給您的」。因為在「西安事變」之前,他替東北軍和托卡思維克思公司協商購買軍火的時候,有筆盈余的款子,一直沒有辦法轉給張學良。
起初于鳳至聽到「購買軍火」的余款,以為這筆錢是公款,她毅然拒絕接受。
伊雅格卻說:「那根本不是什麼公款,當時東北軍是在老帥指揮下建成的軍隊,據我所知,連軍隊都是你們家的,難道購買武器的錢還是公家的嗎?再說現在大勢已變,即便台 灣還有些東北軍的舊部,可你能讓我把這筆錢白白匯給蔣嗎?」
聽了伊雅格的解釋,于鳳至還想在推辭,這時,伊雅格直接把一張渣打銀行的支票給了她。
就這樣,憑借著這張支票,于鳳至母子擺脫了經濟上的困難,在紐約買了一套房子,而且不為了坐吃山空,她在好友的勸說下開始了炒 股,幾年的時間里,她掙了不少錢。
然而,讓于鳳至沒有想到的是,在1956年到1959年,她接二連三地失去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二兒子張閭玗因病去世,大兒子張閭珣則是發生了意外事故。白髮人送黑髮人,讓于鳳至痛不欲生。
轉眼間到了1961年,于鳳至也已經64歲,自從1940年離開祖國,她如今已經在美國生活了20年,在這期間,于鳳至經歷了4次手術,兩次喪子之痛。
然而還沒有從失去愛子的陰影中走出來的于鳳至,在1964年的一天,被迫和張學良失婚。因為蔣始終認為只要于鳳至和孩子還在美國,張學良的心始終會向往美國……
後來在張學良至友張群的提議下,讓于鳳至和張學良失婚,因為他認為張學良和于鳳至一直保持著名存實亡的關系,很可能會給他自由的徹底恢復帶來想不到的麻煩,同時也可以給趙四小姐一個名分。
他的提議得到一些人的贊同,張學良也表示同意。
雖然于鳳至對張群的提議表示強烈的反感,但是為了大局,她還是在失婚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雖然解除了婚姻關系,但是于鳳至始終認為自己還是張家的人。她曾說:「我生是張家的人,死是張家的鬼。婚姻雖然解除了,可是我的心始終屬于漢卿,只要他高興,讓我做什麼我都沒有怨言。」
1965年,在宋子文的啟發下,于鳳至開始投資房地產生意。之后她靠著敏銳的目光和獨特的想法,讓她在房地產生意中大展拳腳,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1986年,已經80多歲的于鳳至在干兒子蕭朝智的陪同下,在距離洛杉磯40公里的一個地方,買了一棟別墅,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張學良恢復自由了,可以到美國和趙四小姐一起安度晚年。
在購買別墅之前,于鳳至曾花一大筆錢,在比佛利山下有名的玫瑰園公墓買了兩座暮穴,其中一座是留給她的丈夫的。
山上豪宅,山下墓地,雖然這樣的愿望不可能實現,但是于鳳至也一直為之努力著,如果不是對丈夫有著很深的感情,難道她會做這樣的事情嗎?
1990年3月的一天,于鳳至的女兒和女婿告訴她,「今年的6月1日,一批國民黨的元老們決定為張學良舉行一次別開生面的公開祝壽活動……」
于鳳至聽了之后很激動,她非常想去現場,但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3月17日,于鳳至已經病入膏肓了,這一天她把女兒女婿,干兒子,還有趙一荻的兒子張閭琳都叫到了床前。
此時已經油盡燈枯的于鳳至留下自己的遺囑:「我已經燈盡油干,你們不要悲傷……生老病死乃是老天注定,概莫能外。我要說的第一件事就是,咱們現在雖然住在美國,但中國大陸才是我們的家,東北才是我們的祖居地。
無論走到哪里,不能丟掉我們的根。第二,我雖然跟你們父親失婚了,但我還是你爸爸的妻子,你們不能埋怨父親,更希望你們善待趙姨媽。是她在你們父親最困難的時候,冒著艱險來陪護你們父親,而且一陪就是五十多年。以后我走了,她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要當著我的面喊一聲趙媽媽好……」
這時,于鳳至的女兒女婿還有干兒子留著淚說:「趙媽媽好!」
于鳳至又讓他們喊了一句「趙媽媽好」。
這時,張閭琳淚眼模糊地喊了一生「大媽」。其他幾個孩子也跟著大哭起來。
3月20日這天,陷入昏迷的于鳳至忽然睜開眼睛,對著女兒女婿說:「閭瑛,我恐怕再也見不到他了!」
接著于鳳至繼續說道:「閭瑛,我死后,你們就把我葬在比佛利山上那塊早已買好的墓地,記住,千萬把我葬在左邊的那個穴位里,以后再造一個穴位,希望百年之后,他能和我怕葬在一起,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張閭瑛深知母親這個遺囑的重要性,但是想要實現這個愿望的可能性有限,不過作為女兒她只能答應,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和丈夫都會為母親實現。
于鳳至去世后,女兒女婿遵照她的遺囑,把她葬在比弗利山下的玫瑰公墓。在墓碑上刻下了于鳳至親筆楷書「張于鳳至」四個大字。
悼念儀式結束后,女兒女婿和于鳳至的干兒子蕭朝智等人親自在于鳳至墳墓右側,加蓋黃棺銅蓋,造一空穴,留給她心中永遠的丈夫張學良。
張學良恢復自由后已經是90歲了,他來到于鳳至的墓前掃墓,看到墓碑上「張于鳳至」這四個字,頓時老淚縱橫,于鳳至這一生都只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妻子了啊。
不過于鳳至的這個遺愿并沒有實現。因為張學良去世,他和趙一荻葬在了一起,他們的墓地位于夏威夷歐胡島上的「神殿之谷」。
于鳳至最終沒能等到和丈夫合葬的那天,也許深情本身就是一種悲劇的存在。不過在于鳳至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一種大愛,一種光輝。